第1篇: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采取联合方法治疗的81例患者,与该院采取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对比,两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81例患者全部治疗有效,有效率达100%,对照组90例患者中72例有效,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曲安奈德;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积血;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7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b)-0108-02
玻璃体积血多因内眼血管性疾病和损伤引起,也可由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当玻璃体内积血较少时,对视力影响不大,若出血较多时,将导致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只具有光感。对于反复出血且出血量较大且难以吸收的患者,临床主张采用手术进行治疗[1]。目前有报道认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可有效辅助玻璃体手术。该院于2010年采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内积血,取得良好效果,为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的81名患者共81只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眼科收治的81例玻璃体积血患者为治疗组,共81只患眼。其中男性45例,45只患眼,女性36例,36只患眼,年龄12~69岁,平均年龄(42.6±4.3)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3例(33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4例(24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9例(9眼),老年性黄斑变性9例(9眼),视网膜脱离6例(6眼)。选取同时期入院的玻璃体积血患者90例为对照组,共90只患眼。其中男性51例,51只患眼,女性39例,39只患眼,年龄10岁~72岁,平均年龄(43.2±5.1)岁,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9例(39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9例(29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2例(12眼),老年性黄斑变性6例(6眼),视网膜脱离4例(4眼)。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及全身检查,包括全身生化、血压、凝血功能检查,眼部B超检查, 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2个月,积血不吸收则采取手术治疗。术前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左右,空腹血糖控制在3.9~8.0 mmol/L之间。术中:两组患者均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行经睫状体平坦部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将玻璃体切割干净,对于单纯玻璃体积血使用眼底激光治疗,玻璃体积血伴纤维血管膜将玻璃体切割干净后将纤维血管膜剥脱,后使用激光眼底治疗,增加使用气液交换后使用150 mL/L C3F8(全氟丙烷)气体或硅油行玻璃体腔填充。玻璃体积血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先将玻璃体切割,后将膜剥离,之后采用眼底激光治疗,使用气液交换后使用150 mL/L C3F8(全氟丙烷)气体或硅油行玻璃体腔填充。在手术过程中注意血压,适当应用止血药物,避免术中出血。治疗组在完成手术后由巩膜切口向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4 mg。
1.3 术后观察
根据玻璃体的填充物质并结合患者的情况让患者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给予患者常规止血药物、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并持续监测患者血压、血糖。每日检查术眼视力、前房、眼压、玻璃体腔以及眼底情况,所有患者治疗3周后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对患者进行补充光凝治疗。
1.4 疗效标准
有效:患者视力提高,术后矫正视力>0.1进一步提高两行或术后矫正视力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所有患者共81例(100%),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其中1.0以上者16例、0.5~0.8者36例、0.12~0.4者29例。对照组90例患者中,72例(80%)视力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其中1.0以上者9例、0.5~0.8者30例、0.12~0.4者18例、0.05~0.11者15例,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中,均有部分患者眼压>21 mmHg,其中实验组15例(18.5%),对照组15例(16.7%),实验组中自行缓解2例,需长期药物控制的3例,对照组中3例自行缓解,2例需长期用药控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玻璃体积血会对患者是视力造成严重的威胁,该病来势凶猛,其发生原因大多由周围组织出血,聚集在玻璃体内,一旦发病以后玻璃体内屈光间质不清晰,眼底检查很难寻找出出血原因[2],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功能障碍。玻璃体积血不仅是屈光间质混浊,而且可以引发慢性炎症,导致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开展以前,主要采取保守治疗治疗玻璃体积血,但往往缺乏对于疾病的针对性治疗,一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应用,以及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主要方法[3]。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为一种相对不溶于水的人工合成的含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力的抗炎作用,其作用可以维持数周[4]。其在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各类眼部炎症效果良好,且没有视网膜毒性作用[5-6]。目前有报道显示玻璃体内注射TA对眼内的炎症治疗有良好的效果与前景[7]。该研究对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与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应用展开临床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在玻璃体切割术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曲安奈德注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该研究结果与部分学者研究相同[8-9],但少数患者会出现眼内压增高的状况,多数可以自行缓解,不能自行缓解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因此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玻璃体积血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玉涛,白领娣,张怀强,等.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在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6):579.
[2] 李恒.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21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4):729-730.
[3] 王卫红.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积血临床效果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4(4):289-291.
[4] 梁军,王子含,王慧娟,等.曲安奈德染色玻璃体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J].眼科,2011,25(3):260-263.
[5] Martidis A,Duker JS,Greenberg PB,et al.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for refractory diabetic macular edema[J].Ophthalmology, 2002,10(9):920-927.
[6] Park CH, Jaffe GL, Fekrat S. 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eyes with cystoid macular edema associated with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J]. Am J Ophthalmol,2003,136(25):419-425.
[7] 常青,王文吉.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4):209-212.
[8] 江瑜.曲安奈德眼内注射在黄斑前膜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176-177.
[9] 李恒.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21例临床分析[J].临床报告.2011,11(4):729-730.
(收稿日期:2014-04-16)
玻璃切割方法论文范文第2篇: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25例(25眼),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RVO)10例(1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8例(8眼),眼外伤5例(5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2例(2眼),全部患者均经睫状体平坦部行闭合式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其中20眼联合行视网膜光凝术,3眼联合硅油填充术,5眼行C3F8注气术,5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25例患者仅1例视力无提高,其余24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1例DR患者术后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二次玻切术网膜复位。2例DR患者发生视网膜再次出血,予药物治疗,出血渐吸收。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明显。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积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玻璃体病变[1],少量积血经药物治疗会很快吸收,中等量的积血经合理的药物治疗,3~6个月内可自行吸收,而大量的积血药物治疗则很难吸收,往往需要通过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现对我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4年以来我院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25例(25眼),其中男12例(12眼),女13例(13眼),年龄31~78岁,平均51.32岁。其中RVO 10例(10眼),DR 8例(8眼),眼外伤5例(5眼),视网膜脱离2例(2眼)。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视力、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及眼B超检查,排除白内障等影响视力的因素。术前视力:光感者2例,手动者6例,指数者10例,0.01~0.2者7例。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25例患者除RD患者外,均经过药物治疗无效后改行玻璃体切割术。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常规睫状体平坦部做巩膜闭合式三通道切口,首先行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割干净后,根据眼内情况进行视网膜积血的抽吸,眼内电凝止血,眼内激光光凝,气/液交换、硅油填充、惰性气体注入及巩膜外环扎术。其中有20眼行眼内激光光凝,3眼行硅油填充术,5眼行C3F8眼内注气术,5眼行巩膜外环扎术。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静点抗生素5天,硅油填充及注气者采取俯卧位,为防止术后再次出血,予口服云南白药,密切观察眼底情况,必要者补充激光治疗。
2 结果
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除1例因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无提高外,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视力均较前明显提高(P
3 讨论
玻璃体积血是眼科的常见病,病因多种,致盲率高[2]。玻璃体本身无血管,不会发生出血,其积血通常来自视网膜和葡萄膜破损的血管或新生血管[1],多因眼部疾患或损伤等因素引起,也可由全身性疾患引起。眼局部因素有:(1)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等;(2)眼外伤或手术:眼球穿通伤,眼内异物,眼球钝挫伤,内眼手术及视网膜手术等;(3)其他眼底病:视网膜脱离、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病、先天性视网膜皱襞及某些类型的葡萄膜炎等。其中以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最常见,从本组临床资料可以看出,全部患者中由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引起者14例,占66.7%,其主要原因为病变血管或新生血管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内造成的。另外,由于新生血管易破裂,还会造成玻璃体的反复出血。眼外伤或手术致玻璃体积血是因为裂孔形成时裂孔区的血管破裂出血进入玻璃体,不论由上述何种原因引起玻璃体积血都会使视力严重受损。
玻璃体积血一方面会使屈光间质混浊,另一方面还会刺激以巨噬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引起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1],而视网膜血管病或眼球穿通伤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则会加重玻璃体视网膜的增殖性病变,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的玻璃体积血则会引起血影细胞性青光眼、血眼屏障等并发症,因此,对于玻璃体积血患者如果药物治疗3~6个月以上仍不吸收,则需要行玻璃体切割术,本组25例患者中,除2例RD外,其余23例均经过药物治疗,积血无明显吸收,而行玻璃体切割术。对于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者,则应及早手术,本组中2例视网膜脱离者均是如此。
目前,随着玻璃体切割术的发展,对于玻璃体积血性疾病的治疗不再是难题,而且能快速恢复有效的视功能,而对于如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较重的玻璃体积血或增殖,玻璃体切割术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且能取得更好的疗效。随着玻璃体手术的广泛开展和临床应用,其手术技术日益成熟,并发症大大减少,对于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清除玻璃体的积血,恢复视功能,并且避免了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惠延年.眼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0-141.
2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0.
玻璃切割方法论文范文第3篇: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前术后视力改善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应用玻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3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无1 例眼球摘除,术后视力大部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40 眼伤眼中,手术成功共39 眼,成功率达97.5%,其中功能治愈35 眼,解剖治愈4 眼,失败1 眼,失败率为2.5%。 结论 随着玻璃体切割术的技术不断成熟, 玻璃体切割术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重要,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眼外伤;严重;视力改善
[中图分类号] R6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0-170-02
眼外伤是眼科的常见病,仅次于白内障,为居世界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病[1]。眼外伤病情复杂多样,常伴有眼内多种结构的损伤如眼球穿通伤或破裂伤、眼内异物存留、眼内出血、视网膜损伤及脱离、晶体损伤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眼外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保守治疗很难提高视力,且眼外伤如合并玻璃体内积血后易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和眼球萎缩[2]。随着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快速发展,严重眼外伤患者通过玻璃体切割术保住眼球及恢复视力成为可能。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应用玻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32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应用玻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的严重眼外伤患者32例40眼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2例(28眼),女10例(12眼),40只眼均为单眼外伤,其中左眼22眼,右眼18眼,左眼与右眼之比1.2∶1。年龄14~66岁,平均(46.2±5.6)岁,其中
1.2 手术方法
术前经B超检查玻璃体及视网膜情况,有球内异物者行X线定位检查,并记录末次最佳视力。穿孔伤及破裂伤应当日急诊行眼球壁清创缝合术,术后10~14d行二期行玻璃体手术;异物伤应当日急诊行清创缝合+玻璃体切割+球内异物取出术;钝挫伤玻璃体积血应10~14d后行眼内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除术切尽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条索,用巩膜顶压法尽量清除基底部玻璃体,部分病例借助曲安奈德使玻璃体皮质着色,有助于切尽玻璃体皮质,剥离视网膜前膜,并根据眼底情况进行激光光凝,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玻璃体手术3个月后或硅油取出1个月后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术后予抗炎、激素、散瞳等治疗,对于眼内填充硅油或惰性气体患者保持俯卧位或头低位。
1.3 手术治愈标准
依据Ryan疗效标准[3],分为功能治愈:术前视力光感者术后视力提高到0.025以上或视力提高2行以上;解剖治愈:视网膜解剖复位,屈光间质透明,眼球重建成功,但视力没有达到功能治愈的标准;未愈:术后视力没有改善或者视力更差,或出现无法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或者眼球萎缩。功能治愈和解剖治愈都归类为手术成功,而未愈者归类为手术失败。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均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x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 40只眼术前术后视力改变情况比较
术后无一例眼球摘除,术后视力大部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前视力与术后6个月视力比较见表1。
2.2 手术治愈情况
40眼伤眼中,手术成功共39眼,成功率达97.5%,其中功能治愈35眼,解剖治愈4眼,失败1眼,失败率为2.5%。
2.3 术后并发症
术后出现角膜水肿、角膜上皮损伤及角膜浑浊6例,患者出现疼痛、畏光、流泪及视物模糊症状。术后局部滴表皮生长因子眼药水和点必舒眼药水,口服强的松,1例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严重患者予包盖双眼2~3d,严格卧床休息,减少瞬目运动等机械性刺激。治疗3~10d后,5例角膜恢复透明,1例最终出现角膜带状变性。5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玻璃体出血及前房出血,其中1例患者诉眼前有红色影子飘动,2例出现视力下降。出血活动期,予口服或静脉使用止血药;出血静止期,予扩张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的中药;2~4周后患者积血基本吸收。3例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出现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其中2例患者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加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复位;另1例为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因经济条件放弃再次手术治疗,最后出现眼球萎缩。术后3~6个月2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予白内障摘除术。
3 讨论
严重眼外伤常造成复杂的眼球组织损伤,直接影响患者眼睛功能的预后和视力功能的恢复,尤其是眼内炎、眼内异物、玻璃体出血等。临床上出现眼外伤患者其处理原则是立即缝合伤口,恢复眼球的完整,恢复或切除脱出的虹膜,恢复脱出的睫状体或脉络膜。切除积血及被破坏的晶状体和玻璃体,避免葡萄膜嵌顿在伤口内。摘出眼内异物。复位视网膜,14d后考虑行玻璃体切割术[4-5]。传统的眼内异物取出术多在X线定位后经巩膜切口取出,成功率低,并发症多,易发生PVR[6]。对于包裹时间较长的异物及非磁性异物摘出难度更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在直视下取出异物,恢复眼球正常的解剖结构,有效地切除增生细胞依附的纤维支架,防止PVR形成。玻璃体切割术可以保住大多数严重眼外伤患者的眼球并挽救部分视力,最大程度保护视力和眼球。尤其对于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更是最佳选择。通过玻璃体切割可及时的清除混浊的屈光间质,发现并治疗视网解膜病变,直视下取出异物,去除玻璃体积血和机化组织,通过切除增生细胞赖以依附的纤维支架,可以减少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改善预后[7-9]。
本研究显示,40眼伤眼中,手术成功共39眼,成功率达97.5%,其中功能治愈35眼,解剖治愈4眼。另外。严重的眼外伤患者多伴有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出现巨大裂孔、严重PVR及视网膜伤口嵌顿,会影响视网膜最终解剖复位,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充分松解视网膜,尽可能提高视网膜的复位率,恢复部分视功能。但正确掌握玻璃体手术技术,严格选择适应症及手术时机,可以挽救多数外伤眼,并显著改善其视力。同时术中应注意:如眼外伤合并眼内异物时,术前应详细评估异物的大小、形状、性质,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异物镊。同时夹异物时应夹异物中央,保持异物长轴与切口垂直。对于包裹性异物,应分离异物表面包膜,游离异物后取出。对异物周围损伤视网膜行激光光凝,以防视网膜脱离。对于晶状体浑浊,无视网膜脱离的眼穿孔伤,玻璃体切除同时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减轻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有效提高视力。切割时从前向后,从中央向周边,至前玻璃体基底部。尤其是眼内炎和有PVR形成者,术中吸引力要小,切割频率要快,以免损伤视网膜[10-11]。
综上,随着玻璃体切割术的技术不断成熟,玻璃体切割术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重要,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秋雁,李建国,魏霞,等.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9(5):1004-1005.
[2] 陈惠英.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708-2709.
[3] 傅靖婷,汪玉川.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8):982-983.
[4] 钟建胜.玻璃体切除术在复杂眼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3):140-141.
[5] 陈放,庄朝荣,赵明,等.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影响治疗效果因素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5):324-327.
[6] 马志中.玻璃体手术治疗开放眼球伤的时机和核心问题[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9,25(1):1-3.
[7] 曹永亮,李聪伶,康凤英.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12):918-920.
[8] 龚毅.眼外伤1452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8,8(5):980-981.
[9] 吴惠琴,赵燕麟,王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7,7(6):1731-1733.
[10] 贾乃伟,李兵,李寅伟,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临床观察[J].眼科研究,2009,27(7):627-628.
[11] 方丽君,陈平,林亚珠.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65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5):53-54.
(收稿日期: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