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索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教育困境的原因。由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筛选仍以高考为基本模式,所以我们所有的教学都认为自己被大学录取为“服务”。从教育的本质上讲,这是“千里之外”的源泉。
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的本质是成人还是成功的定位
“教书育人”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对教育目的和本质的根本总结,即通过传授被教育者的间接经验,让他们学会做人,从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在中国古代,启蒙的《三字经》和《弟子规》都教孩子们从小学会如何正确做人,从而培养自己的修养,齐家治国。可见,即使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是以社会本位论引导和培养人才,重点还是教育人才,没有离开以培养人为目的的主线。在功利主义的目的上,我们仍然重视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这是教育支撑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仍以社会标准为培养人才的定位,但重点是教学。至于教育,就连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自己也应该羞愧地反思自己。只有真正做到“谨慎独立”,才能有教育人才的前提和条件。相反,我们的目标是学校、年级和班上有多少学生被大学录取,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准,也是教育工作者成功的典范。当整体教育的本质发生变化时,怎么会有原始的教育呢?虽然一个国家的教育、政治、经济、文化体系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但纵观历史和现状,只有统治阶级对教育的本质和定位有正确的判断,实施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制度,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强调人类思想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关键。因此,我国对国家教育本质的不准确定位是造成教育困境的首要原因。